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访问量:344186

粮农经济论坛

  • 论粮食产业发展的生产政策体系

    李铜山;郭俊楠;

    粮食产业发展的生产政策体系,应该包括主体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和配套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并按照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时间类别进行革新性设计。其中,短期粮食生产主体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中期粮食生产主体政策主要包括产出差别补贴政策、重点品种支持政策等,长期粮食生产主体政策主要包括农民收入稳增政策、储备生产计划政策等;短期粮食生产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等,中期粮食生产配套政策主要包括优质劳动力培植稳定政策、高龄农民按时退休政策等,长期粮食生产配套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高科技武装农业政策等。

    2016年02期 v.12;No.4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论法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谭金芳;邓俊锋;胡明忠;焦睿;沈蔚;王永才;

    法国农业现代化的时间短、成效大,其基本的经验在于"五个注重":注重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注重科学规划基础上的高度专业化;注重发挥合作社的重要支点作用;注重"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各项制度的规范、引导和支持作用。这些方面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启示: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出台并完善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

    2016年02期 v.12;No.46 8-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体与议题研究

    吴建勋;

    风险交流是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主体和议题会对交流效果产生深刻影响。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述评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双汇瘦肉精事件"中风险交流的主体和议题进行梳理。政府、市场和第三方是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主体;"双汇瘦肉精事件"风险交流的议题主要集中在"瘦肉精是什么,对人体有毒吗""‘双汇瘦肉精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是如何处理的""今后如何对瘦肉精进行监管"等四个方面。在三类主体中,第三方是"双汇瘦肉精事件"风险交流的主角,其中媒体最为积极。在三类主体的分支中,中央政府部门相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更容易成为风险交流的主角;行业协会和企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似乎有一些"难言之隐",风险信息交流的"质"和"量"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媒体是第三方中风险交流的主角,专家的作用在逐渐减弱,而消费者和社会大众声音偏弱。

    2016年02期 v.12;No.46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法学研究

  • 揭开强奸罪的男权主义面纱——从底拿受辱的圣经故事说起

    赵金金;

    对底拿被强奸而无权发声的圣经故事进行分析,认为上帝在造人之初把女性放在了第二性的位置,他所创造的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缺乏独立地位和话语权。指出男权社会延续了数千年,时至今日,我国关于强奸罪的立法中还残留着许多男权主义的印记,造成了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脱节。因此,立足社会现实,破除男权主义,基于性别平等对现行的强奸罪立法予以改革是当务之急。

    2016年02期 v.12;No.46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论“审判中心”改革下我国侦诉审工作机制的重构

    卢少锋;蔡艺;

    "审判中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将刑事诉讼的重心转移到审判阶段,使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在审判中完成。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模式,侦诉审工作机制存在较多的缺陷与问题。要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需要对我国侦诉审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进行重构。强化侦诉审之间的制约机制,完善案件的分流机制,重塑庭前准备机制以及健全庭审质证机制成为改革的重要措施。

    2016年02期 v.12;No.46 26-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建水;时志强;陈亚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生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下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他们法治观念的强弱必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法治宣传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法治宣传教育内容滞后;法治宣传教育方法僵化缺乏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校园法治宣传教育环境不理想。优化高校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对策则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认识;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法治宣传教育考核体系;创建良好的校园法治宣传教育环境。

    2016年02期 v.12;No.46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路径研究

    刘白瑞;

    环境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产生,作为一项新兴的基本人权,环境权具有新型性、基本性、公共性、私人性和独立性的特征。在我国,将环境权明确写入宪法典对于扭转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围绕我国环境权入宪这一主题,指出我国宪法环境权保护缺失的不合理性,论证了我国环境权入宪的价值前提和事实依据。借鉴国外环境权宪法保护的实践,提出我国环境权入宪的路径选择。

    2016年02期 v.12;No.46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改革为视角

    樊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原则上由被告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由于我国现行的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区划完全重合,法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受制于同级行政机关,当地法院审理本地行政案件时就容易受到当地行政机关的干预,因此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应运而生。回顾了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诞生的背景,介绍了该制度在我国的推广以及面临的困境,阐释和评析了河南省法院在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上的创新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为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2016年02期 v.12;No.46 47-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经济学研究

  • 智能制造:内涵、国外做法及启示

    刘星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在制造业中渗透应用催生出的智能制造,具有高效、绿色、智能等特点,发展智能制造是提升一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抢占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通过详细分析智能制造的内涵与特点,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应制定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配套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智能技术、智能系统的区域创新中心,促进智能制造关键产业领域的先行应用及推广,加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企业的合作。

    2016年02期 v.12;No.4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储蓄、经济增长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春青;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的作用举足轻重,投资和净出口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储蓄的增加能够转化为投资,在短期内带动经济增长;另外,储蓄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流动性,为企业提供了部分资金来源。分析了储蓄、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回顾,进而以我国为例,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结论,并对部分结论进行了原因分析,最终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6年02期 v.12;No.46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银企关系、自由现金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

    张金梅;周慧慧;

    从高管银行背景角度探讨了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高管银行背景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银企关系可以通过改善非效率投资使企业投资效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是银企关系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中介。按产权性质、规模和市场化进程标准分类,银企关系对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更强。

    2016年02期 v.12;No.46 68-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近四十年来国内明代畜牧业研究述评

    刘蓉;

    近40年来,随着国内明史研究的快速发展,我国学界对明代畜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但对明代畜牧业总体性与区域性的研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对明代养马、养牛、养羊、养猪和家禽养殖等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探究,而且还关注了明代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但不难发现,国内明代畜牧业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除亟须对明代畜牧业进行专题性、系统性研究外,对明代畜牧业史料的搜集程度及考察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从事明代畜牧业研究相关学者的综合素质也需进一步加强。

    2016年02期 v.12;No.4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管理学研究

  •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分类、计量、内涵和理论基础

    牛彦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新审计领域,此理论的提出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首先,界定了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其次,深入、系统地从自然资源资产来源、数量变化、再繁殖能力、利用限度、流动性、用途和所有者性质7个方面研究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及其作用;再次,认为不同种类或来源的自然资源资产应该分别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三种计量标准进行计量。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从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研究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从资源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审计学理论、会计学理论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2016年02期 v.12;No.46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关于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研究的比较研究

    李雪茹;王嫣婷;

    心理资本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就心理资本的内涵、结构、研究现状以及工作绩效的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归纳和总结,重点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作用路径4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拓展了心理资本、工作绩效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2016年02期 v.12;No.46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基于BSC的金融机构绩效管理研究

    李艳锦;

    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展金融机构绩效管理研究。首先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流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绩效管理的传统方法过分强调考核结果和忽视非财务指标重要性的结论;然后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使金融机构管理目标转化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维度的考核绩效指标。以建设银行为实例,针对建设银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思想上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重短期目标,操作中考核标准模糊难以量化等问题,通过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和量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构筑企业文化,加强内部沟通措施,以完善建设银行的平衡计分卡体系。

    2016年02期 v.12;No.46 91-9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3 ]
  • 新兴市场管理者社会联系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刘好强;

    管理者社会联系是指管理者的跨界活动以及与企业外部组织或个人的互动关系。与西方成熟的市场体系不同,新兴市场为研究管理者社会联系及其影响提供了独特的市场、制度和文化背景。围绕管理者社会联系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影响结果以及管理者社会联系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等问题,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者社会联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6年02期 v.12;No.46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新常态下河南省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策略分析

    杨华;杨阳;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认为河南省小微企业数量在本地企业实体数中所占绝对比重,吸收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大型企业的3倍,因此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了河南省影响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只有充分利用外部机遇,扩大企业内部优势的SO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论。

    2016年02期 v.12;No.46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语言学和文学、艺术研究

  • 《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中的言语幽默分类研究

    张晨夏;

    选择《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作为研究言语幽默的语料,从合作原则、关联原则、礼貌原则和预设原则4种主要的言语幽默原则,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生活大爆炸》第七季包含的1350个言语幽默片段,并将1350个言语幽默片段分成8类:违反量的准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关系准则、违反方式准则、违反策略和宽容准则、违反赞扬和谦虚准则、违反赞同和同情准则以及违反预设。进一步描述了《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中言语幽默片段的统计结果,发现违反预设的言语幽默在《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位居第二的是违反策略和宽容准则,并分析了形成这个结果的可能诱因。

    2016年02期 v.12;No.46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兼评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郑丽莹;

    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的考证,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评判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的利弊得失,并力图在评介中厘清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主要结论是:首先,罗伯特·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一书中为我们展现了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既支持又反对。其次,海尔布隆纳以4大要素界定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畴,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割裂与分化,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再次,海尔布隆纳提出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两大挑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决定论"提供了新的思路。认为海尔布隆纳将政治行为缺陷归咎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指出在没有经过系统的文本考察,就断言马克思没有预见和解释政治权力扩大的影响也是武断的。

    2016年02期 v.12;No.46 117-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句子功能与句子语气比较研究

    司罗红;

    句子功能和句子语气都是语言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两者都作用于全句,之前的研究通常将两者相混。句子功能是一种非线性句法特征,它作用于全句,通过有限的句法操作手段在句子的三个敏感位置实例化,在表层结构上得到体现。句子功能具有成句性,决定句子的性质。句子语气是说话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句法上只能通过语气词表现,语气词可以出现在短语和小句中。证明了句子功能和句子语气是两种不同的句法范畴。

    2016年02期 v.12;No.46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论“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影响

    李萌;

    认为大众文化是我国当代文艺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书写形态,这种审美活动不断拓展着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商业化、欲望化、消费化等各种时代情感因素的注入,让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产品具有了独特的书写视角。这些在当代的电影、小说、广告艺术中都得到了深刻体现。探讨了大众文化在我国"兴起"的状况分析了大众文化在我国"兴起"对我国当代文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强调了思考这种新型文化形态对我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影响的重要意义。

    2016年02期 v.12;No.46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语言学视域下的英美意象派诗歌意象塑造分析

    饶莉;

    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其反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晚期和维多利亚式诗歌语言含糊不清、浮华空洞的文风,提倡一种硬朗、清晰、言简意赅的现代主义风格。试图以"意象"为切入点,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隐喻对实在的建构、中西思维差异对符号象征意指的影响以及"组合与系统"四个方面来分析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塑造方面的特色及成败,以加深对意象派诗歌运动的认识,反思其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2016年02期 v.12;No.46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桂桢;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督导制度不完善,缺失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督导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教学督导目标不明确,重"督"轻"导"现象较严重;督导方式直接,内容单一,科学性欠佳;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工作效能等。在分析高校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及意义的基础上,从明确教学督导目标、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结构、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式、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以及强化教学督导职能等方面,对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效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2016年02期 v.12;No.46 135-138+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王铭;

    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就是在特定价值观、人生观的支配和引导下,大学生对职业的有意识选择和取舍。在此过程中,就业取向既受到国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受到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就业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就业选择时遵循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参与竞争和知行合一的原则与策略。

    2016年02期 v.12;No.46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以设置党员先锋岗为依托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启示——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田琨;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大学生队伍,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河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设置三大类十个党员先锋岗为例,通过分析其主要做法、主要特点和优势、主要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探讨。

    2016年02期 v.12;No.46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信息化建设演进分析

    王力斌;张伟;顿文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当今"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历经20年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回顾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研究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和重点问题,总结出高校信息化建设至今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网络校园时代、数字校园时代、智慧校园时代。网络校园时代建设的重点在于基础网络的规划和基本教学应用的开发;数字校园时代解决了校园信息的互融互通,是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典型代表;智慧校园时代将要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在校园内的融合和拓展。通过对三个时期特点的分析,探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6年02期 v.12;No.46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贞元六书》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张华欣;

    《贞元六书》是冯友兰先生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冯友兰用哲学的视角阐述人生的意义,提出人生志在追求天地境界的道德目标,道德是其德育思想的主体,教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贞元六书》蕴含的德育思想是冯友兰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2016年02期 v.12;No.46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新分析

    邹毅彬;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真实、有效地提高就业率,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真正地使学历教育转换成学力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16年02期 v.12;No.46 158-16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陈从志;

    大学校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环境,其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品位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品行的养成和精神境界的拓展。基于以"文""化"人的基本观念,分析了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物质文化方面,"文"不足"化"亦不足;制度文化方面,"文"较完备"化"得不够;精神文化方面,"文"已具备"化"有不足。提出了全面推进服务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在"强化文化育人观念,加强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方面,一要高度重视,在统筹规划上出特色;二要统一领导,在集中智慧中求品位;三要育人为本,在发展学生上下功夫。在"实施全方位育人,提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方面,分别从优化物质文化,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提升制度文化,发挥制度约束作用;弘扬精神文化,发挥精神感染作用;推进全过程育人,拓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载体等方面,阐述了思路和做法。

    2016年02期 v.12;No.46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探析

    孙冬青;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包括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功能等。但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所以针对各种问题,高校必须从管理者、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满足学生内在道德需求,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2016年02期 v.12;No.46 171-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其他研究

  •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创新之道及其对青少年的启示

    朱丽云;

    我们对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解,要将其置于史伯等人"和实生物"思想的历史源流中,要把它放置在人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创新发展大格局中,而不能只局限于君子和小人的比较视域。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创新之道是矛盾创新、社会关系创新、个性创新、承传创新、德性创新等思想的总体,它是当今我国弘扬创新文化、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传统文化支撑和驱动力量,对青少年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各种标准化考试抑制了青少年的创新个性。因此,青少年要汲取孔子和而不同的创新发展理念,学会矛盾创新或问题创新,追求个性创新,遵循承传创新和德性创新之道,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时代和各种用人市场的需求,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永葆创新的活力。

    2016年02期 v.12;No.46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列主义国际政治合作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邓秀林;

    国际政治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列主义国际政治合作思想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到列宁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发展过程。马列主义所倡导的国际政治合作必须坚持国家独立和平等、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等基本原则,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的外交战略调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中国外交战略应顺势而变,应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开展国际政治合作,应统筹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处理好中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关系。

    2016年02期 v.12;No.46 179-182+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传统家庭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转化

    钱同舟;

    主流媒体的家风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资源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这是文化自觉作用的结果,也是传统家庭文化生命力强大的证明。把家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更需要政府干预。家庭教育对每一个社会个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家庭文化的价值重构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政府应积极建设家庭文化价值重构的运行机制,包括国家出台法律法规、制定文化政策,并以国家计划形式保证文化重构进程。以家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为主线的文化重构,对加强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和利用,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当前文化思想,对传播核心价值观,对服务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建设,都有重大现实意义。家庭文化资源现代价值转化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2016年02期 v.12;No.46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老子人性问题研究

    王奕博;孙永为;

    认为正确认识"人性论"问题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关系对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解读。针对学界对老子"人性"思想的不同看法和研究,认为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都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老子的思想自然也不例外。老子对他所处的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老子向人们传达的"人性"是朴实无华、善良本真的人性,老子主张人应当诉诸内心,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老子是"性善论"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性善论"贯穿于老子思想体系的始终,是老子思想的精髓。

    2016年02期 v.12;No.46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